拉曼光谱技术基于分子在受到激发光照射时所发生的非弹性散射现象。当一束激光(通常为单色激光)照射到样品上时,大部分光子以弹性方式散射(瑞利散射),但也有一部分光子在散射过程中发生能量转移(非弹性散射),其能量转移对应样品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状态变化,产生拉曼散射光。通过分析这些拉曼散射光的频移信息,可以获得样品的分子振动信息,从而推断出样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
显微拉曼光谱仪在传统拉曼光谱基础上,增加了显微成像和高空间分辨率技术。它利用高倍率显微镜系统,将激光聚焦到微米甚至纳米级样品的微小区域,从而实现空间上的局部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材料的整体光谱信息,还可以获得样品的微观结构信息,开启“光谱成像”时代。

显微拉曼光谱仪的工作流程:
1.激光发出单色光并经过光学系统聚焦至样品微区。
2.激光与样品相互作用,激发样品分子的振动或转动状态,产生拉曼散射。
3.拉曼散射光经过滤光片去除激发光,进入色散仪进行频率分散。
4.分散后的拉曼信号被CCD探测器捕获,转化为电子信号。
5.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拉曼光谱或光谱图像。
6.根据分析结果,获得样品的材料信息,包括化学成分、结晶性质、应力状态等。
应用领域:
1.材料科学
分析金属、陶瓷、半导体、纳米材料等的结构特性,识别材料中的应力、缺陷和相变。例如,在半导体工业中检测晶格缺陷或应力分布。
2.化学分析
用于有机无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特别是在复杂混合物中进行化学成分的识别。结合成像技术,可以制作材料的空间分布图。
3.生物医学
检测生物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分子组成,提供疾病早期诊断依据。例如,研究肿瘤细胞的分子变化或活检标本的化学信息。
4.纳米技术
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碳纳米管、石墨烯、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结构、缺陷和应力状态,推动纳米科技的创新。
5.文化遗产保护
对文物、艺术品进行非破坏性分析,识别材料成分和保存状态,有助于修复和保护工作。
显微拉曼光谱仪的优势:
1.高空间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别。
2.非接触、非破坏性分析,适用于贵重或敏感样品。
3.具备成像功能,能显示样品的空间分布信息。
4.分析速度快,具有实时监测能力。
5.可以结合其他显微技术(如电子显微镜)实现多模态分析。